丹棱县妇幼保健院[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教学 >

2017航空医学技术转化发展论坛将于下月举行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20-03-31 15:34
  据记者了解,我国首次高规格的“航空医学技术转化发展论坛”将于7月9日上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据主办方介绍,本次高峰论坛将邀请航空航天医学领域的专家围绕航空医学的研究、技术转化与应用邀请权威专家做专题分享,并对相关转化产品进行解读和体验。

  几十年来,我国航空航天科技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变化,守护着国家的和平与安宁。如今我国的航空航天科技已经步入世界前列,航空航天科技除了巩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升了综合国力之外,也逐渐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作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开展军民协同创新;如何推动军民科技基础要素融合,加快技术转化和应用成为军民融合中的关键点。

  航空医学的提出可追溯到18世纪70年代,随后的一百多年间,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气球载人升空活动,最高升至8000米高空,从中发现了冻伤、耳痛和丧失意志等生理现象。法国生理学家P.贝特在地面利用低压舱进行了低压、加压和减压对于人体影响的生理实验。1903年第一架飞机诞生,以及随之而来的航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飞机用于战争,出现了许多与医学有关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医学保障对于高空飞行的重要性,为此成立了专门医学机构,设置航空军医,制订飞行员体格标准,对飞行员的选拔、缺氧耐力、飞行效率以及个体防护装备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18世纪末期,随着航空医学的萌芽,低压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低压舱是在地面模拟低气压和缺氧等高空环境的地面实验设备。低压舱依靠抽气装置造成舱内的低压缺氧状态,并可按照需要调节至几千米或万米以上的模拟“高空”气压。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医学、高原医学和体育训练等领域。

  2011年,壹舟焕能舱的研制成功,是我国军用低压舱技术实现民用化的里程碑意义。壹舟调压焕能舱采用重复低压缺氧的自然方式,提升人体血红蛋白的摄氧能力,调动机体向良性方面转变,从而提高人体对疾病的自愈能力。目前焕能舱在高原适应、低氧训练、改善睡眠、改善哮喘、改善高血压、改善糖尿病、舒压美肤方面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在科研成果方面,截至目前,焕能舱共获得发明专利7项,新型实用型专利14项,国家及军队科研成果和科技进步奖26项;完成飞行人员选拔、训练26批;学员体验教学2100余人次;配合吉林省体委完成中长跑运动员仿高原训练5批,慢性病改善调理1000人次。(来源: 中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