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教学 >
中科院教授全程解读语境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国际
作者:管理员 更新时间:2020-03-31 15:34
2017年6月21~26日,第15届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大会(World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将在在西班牙召开。本次大会是由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ssociation for Contextual Behavioral Science,ACBS )发起。ACBS是一个由学者、研究员、教育者、从业人员和其他有相同使命的人组成的国际社群,通过在各行业领域开展的语境行为科学的研究、实践活动, 致力于减轻人类痛苦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次会议邀请了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心理学家、婚姻和家庭治疗师、精神科医生、内科医生、药剂师、健康研究人员、语言研究人员、行为分析人员、社会工作者、学校辅导员以及语境行为科学相关的其他领域从事研究或实践的人士参加会议。
为何语境行为科学大会的参会人士,行业领域如此之广?“语境行为科学”对我们每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联系呢?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祝卓宏博士,作为中国语境行为科学协会的主席,本届大会的中国代表,将向对ACBS感兴趣的中国同胞,直播本届大会的精彩内容。
疗愈人类心理痛苦的终极解药——ACBS的代表性心理疗法ACT
既然“减轻人类痛苦,提升人类福祉”是ACBS的使命和愿景,ACBS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完成这样的使命和愿景。ACBS的主席斯蒂文•海斯(Steven Hayes)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回答“人类心理痛苦的根源在哪?”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创立了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 Commitment Therapy,ACT),并得到其同事凯莉.威尔逊和科克.斯特歇尔的帮助,将ACT理论进一步发展,期望通过一套灵活而有效的心理过程能使人类从痛苦或限制转化为繁荣发展。
迄今,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症、精神病性症状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有大量实证研究支持,而且对于慢性疼痛、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心理痛苦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ACT也被广泛应用在非临床领域,例如企业,商业及学校,名为“接纳承诺训练”(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raining),目的在于帮助正常提高心理活力,增强身心健康,从而过上有价值、有意义、丰富充实的生活。目前,在美国至少有1.2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ACT的理论在全球42个国家广泛传播,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认知行为治疗浪潮中的疗法。
ACT的主要创始人Hayes博士本人也曾患有心理疾病。1978年,29岁的Hayes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心理系当助理教授,他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经历了第一次惊恐发作———当他站起身开口讲话时却说不出一个字。在ACT的帮助下,如今已经68岁的Hayes已经39年没有经历过惊恐发作,而且成为语境行为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知名的心理协会:行为和认知疗法协会(ABCT)和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CBS)的主席,并且是内华达州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基金会教授。他曾获得行为分析发展协会颁发的“科学与应用影响奖”以及“ABCT授予的终身成就奖”等众多奖项。他还撰写了41本专著和575篇科学论文。
虽然,ACT帮助了Hayes从一个惊恐障碍患者,成长为高产知名的心理学家,然后ACT对于人类“幸福”和“痛苦”的理念却和主流文化不同,引发众多讨论。
打破“幸福”的神话,拥抱“痛苦”的奇迹——引导心理学变革的ACT
“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幸福!”,“活着不就是为了幸福吗?”,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总会听到诸如此类推崇“幸福”的信念。这些观点听上去是那样的“真善美”,以致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幸福,我们的人生似乎也是为了得到“幸福”而存在的。
追求幸福本没有错,然而,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的研究者们却发现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悖论——在执意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都很容易就陷入一个隐藏的心理陷阱:“我们越是努力执着地追求幸福,就越会掉入遭受痛苦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你越是“只想要幸福”,那你就会越容易感到痛苦。”
关于“幸福”的悖论,ACT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首先,Hayes教授认为人生常苦,我们要认清现实,接纳“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
“几乎每年都有30%的成人新增为精神疾病患者。WHO统计,抑郁症是当前世界排名第四的花费高昂、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到2020年它将上升到世界第二。每过一个星期就有十分之一的成人饱受着临床抑郁的折磨,五分之一的人会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深受其苦,并染上毒品或酒精成瘾。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将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认真地考虑过自杀,并花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念头上挣扎。更可怕的是,十分之一的人真的会尝试自杀……”
上述数据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ACT认为我们如果直接以幸福为目标,实际上可能会更容易痛苦。因为,一旦我们固着于“人活着就是为了幸福”这样的信念,那么当我们的人生中出现不幸福的事情时,我们就更容易怨天尤人“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不幸福?”“我这辈子做了什么错事,老天让我遇到这么多麻烦?”。
因此,为了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要摆脱上述消极情绪和负面想法。并且,我们应该有能力去控制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使他们感觉良好,而不是感觉痛苦。但如果我们竭尽全力地控制,仍然无法消除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情绪或想法,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就会让我们本能地选择回避或者舍弃,那些让我们感觉痛苦的人或事,无论他们是否重要。然而,不幸的是,ACT的研究表明,正是因为这些对痛苦“控制”和“消除”的努力,才让我们的痛苦进一步放大,才让我们的心理僵化,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抑郁和焦虑。
人们梦寐以求地追求幸福,其实很少有人清楚它真实的含义。ACT认为“幸福”有两种不同地含义。第一种,幸福是指感觉良好,愉悦、快乐或满足的感觉。然而,正如在英文中幸福的词根为“偶然”或“碰巧”的意思,幸福感并不是一种永远存在的感觉。讽刺的是人们却试图紧紧把它抓住——尤其要避免所有的“不幸福”感。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是“丰富、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当我们做内心觉得重要的事情,当我们朝着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方向前进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充实、有意义,我们就会强烈地体验到生命力地活跃与旺盛。这不是某些短暂地“感觉良好”——而是一种“全然活着”的丰富感受,这种感受包括伤心、害怕、愤怒等痛苦的一面,这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我们要过完整的人生,就要体验人类的所有情感。现实情况是,生命包含痛苦,你不能逃脱,这意味着我们都会以各种方式体验到负面的想法和消极的情绪。
ACT更推崇第二种幸福的含义。并且,当我们体验到负面的想法和消极的情绪,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不同,ACT不攻击和矫正我们的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而是给这些想法和情绪一个空间,如其所是地接纳它们的存在,就像我们对待良好的幸福感一样平等地对待痛苦的不幸感。传统的CBT所坚持的治疗策略就是攻击你的否定性思维,最终化消极为积极。比如,当患者表达这样的想法:“我真的是个失败者”,CBT治疗师就会引导患者去质疑这个想法:你真的是个失败者吗?你难道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吗?你人生中有没有哪些成就事件可以去反驳“你就是个失败者”这样负面的想法?
CBT的基本理念是通过矫正来访者的负面认知,来帮助其建立更为现实、更为积极的理念。而ACT认为,否定性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会反复不断地出现;不要试图去挑战这些负面的想法,它会耗费我们巨大的精力。当人们竭力想控制自己不要出现负面思维的时候,就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的大事。ACT治疗师们开发了多种多样帮助人能全然地拥抱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的技术,让人体验到接纳痛苦,才是放下痛苦的正确方式。这是人类心理学上一个有力的变革模式,是认知行为疗法革命性的新发展。
打破幸福的神话,拥抱痛苦,与痛苦的魔鬼共舞,你会看到奇迹的发生。你会不再害怕痛苦,你允许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必然会经历的部分真实的存在着。然后,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把你的精力投入到实现价值方向的行动中,才是幸福人生的真谛。
ACT在中国:是西方传播到东方 or 东方孕育了西方?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 ACT属于语境行为科学取向,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以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为理论基础,通过正念、接纳、认知解离、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六大核心过程以及灵活多样的体验性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增强心理灵活性,投入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专注研究和传播ACT十一年的中国教授祝卓宏发现,ACT的理论和实践技术中,融合了很多东方文化,特别是佛学、禅宗的概念:
佛学“四圣谛”是了解佛学的总纲,其中的“苦圣谛”强调人生有很多种类的痛苦,从生到死有三苦和八苦,最根本的是“行苦”。“行苦”的真正含义即是一切无常,不随主观意志而停留。ACT的理论也认为人类的痛苦状态是一种常态,谁也无法逃避,这与佛学的“苦谛”相一致。Hayes认为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或心理痛苦,其主要根源是语言和认知的负性一面所致,Hayes在ACT专著引用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中的名句“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将心用心,岂非大错。”强调语言带来的混乱和苦恼。
ACT研究者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使人类心理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总是不自觉处于“心理僵化”的模式。而人类之所以,容易心理僵化,和我们特殊的技能“语言”密切相关。语言创造了人类,人类借助语言认识和改变世界,但是也很容易被语言的关系框架中僵化的规则所禁锢,陷入到“回避控制”、“认知融合”、“脱离现实”、“概念自我”、“缺乏价值”、“行动受限”六大心理病理模式,而最终导致心理僵化。这与佛学四圣谛的“集圣谛”认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其中有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见”有很多相似之处。
ACT的解决之道强调接纳,这与《信心铭》中强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如出一辙。ACT强调接触当下增加对现实的接触和觉察与佛学中正念训练非常相似,都是以减少对过去记忆的沉湎和对未来想象的焦虑。另外,ACT强调的认知解离与正念中的对意念的觉察或“五停心、四念住”都是相同的心理过程。最为重要的是,ACT强调以观察的自我来消除对自我概念的迷恋,这一点与佛学中强调的“无我”也近似,观察的自我如同觉察的我,亦即佛性所在。观察的自我是以一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相”状态存在。在这种觉察状态下,自然能够消除一切苦恼。ACT中的价值与承诺行动,与佛学八正道中的“正业”“正命”“正精进”有相似之处,均是强调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信念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行为。另外,ACT强调以体验和隐喻的方式来引导来访者领悟ACT的原理,而不是用CBT的心理教育的语言指导,这与佛学中强调的证悟双修极为接近。
通过比较ACT与佛学的理论与技术,可以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融合贯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多,毕竟ACT是基于大量实证研究和实验证明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佛学是基于佛祖的顿悟及两千年来佛教弟子的修行和证悟不断发展起来的宗教。
在上一届在ACBS大会上,ACT创始人Hayes教授曾邀请祝卓宏教授作为ACT研究和实践的东方专家代表,一起展开大会专题讨论“西方连接东方 or 东方连接西方?——ACBS对东方文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这极大促进了ACT的中国本土化,便于在中国佛学文化熏染下建构出更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新方法,帮助更多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因ACT而受益,建立“幸福中国”“美丽中国”而努力!近十年来, 中国在 ACT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发展。从2005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祝卓宏教授开始专注做ACT的应用和推广。覆盖对象包含了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孕产妇、老年人、抑郁焦虑患者、癌症患者、尿毒症患者、士官、自闭症患者及家长等。截止2017年5月,已发表文章20余篇。十几个省市举办过近百场培训及工作坊,近万名咨询师接受过培训及工作坊。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CACBS)于2017年4月上线(中科院教授全程解读语境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国际会议),包括丰富的ACT学习资源,旨在为ACT中国咨询师成长提供专业和持续的支持。其中包括:ACT创始人中英字幕教学视频;ACT国内研究论文和量表;国内ACT学员互动交流的平台;寻找并加入各省市ACT线下基地的平台等资源。国内专注推广ACT的订阅号:“接纳承诺疗法ACT”(微信号:jienachengnuo),截止2017年4月,已获万余人关注。(来源:中国健康网)
为何语境行为科学大会的参会人士,行业领域如此之广?“语境行为科学”对我们每个人又有什么影响?和我们每个人有什么联系呢?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祝卓宏博士,作为中国语境行为科学协会的主席,本届大会的中国代表,将向对ACBS感兴趣的中国同胞,直播本届大会的精彩内容。
疗愈人类心理痛苦的终极解药——ACBS的代表性心理疗法ACT
既然“减轻人类痛苦,提升人类福祉”是ACBS的使命和愿景,ACBS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完成这样的使命和愿景。ACBS的主席斯蒂文•海斯(Steven Hayes)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回答“人类心理痛苦的根源在哪?”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创立了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 Commitment Therapy,ACT),并得到其同事凯莉.威尔逊和科克.斯特歇尔的帮助,将ACT理论进一步发展,期望通过一套灵活而有效的心理过程能使人类从痛苦或限制转化为繁荣发展。
迄今,ACT疗法在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成瘾症、精神病性症状等精神类疾病方面都有大量实证研究支持,而且对于慢性疼痛、癌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心理痛苦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ACT也被广泛应用在非临床领域,例如企业,商业及学校,名为“接纳承诺训练”(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raining),目的在于帮助正常提高心理活力,增强身心健康,从而过上有价值、有意义、丰富充实的生活。目前,在美国至少有1.2万名心理专业人士接受了ACT疗法的培训,ACT的理论在全球42个国家广泛传播,是目前发展最快的认知行为治疗浪潮中的疗法。
ACT的主要创始人Hayes博士本人也曾患有心理疾病。1978年,29岁的Hayes在北卡罗莱纳大学心理系当助理教授,他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经历了第一次惊恐发作———当他站起身开口讲话时却说不出一个字。在ACT的帮助下,如今已经68岁的Hayes已经39年没有经历过惊恐发作,而且成为语境行为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知名的心理协会:行为和认知疗法协会(ABCT)和语境行为科学协会(ACBS)的主席,并且是内华达州内华达大学心理学系基金会教授。他曾获得行为分析发展协会颁发的“科学与应用影响奖”以及“ABCT授予的终身成就奖”等众多奖项。他还撰写了41本专著和575篇科学论文。
虽然,ACT帮助了Hayes从一个惊恐障碍患者,成长为高产知名的心理学家,然后ACT对于人类“幸福”和“痛苦”的理念却和主流文化不同,引发众多讨论。
打破“幸福”的神话,拥抱“痛苦”的奇迹——引导心理学变革的ACT
“从此,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生命的终极目标就是寻求幸福!”,“活着不就是为了幸福吗?”,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总会听到诸如此类推崇“幸福”的信念。这些观点听上去是那样的“真善美”,以致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幸福,我们的人生似乎也是为了得到“幸福”而存在的。
追求幸福本没有错,然而,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的研究者们却发现了一个关于“幸福”的悖论——在执意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都很容易就陷入一个隐藏的心理陷阱:“我们越是努力执着地追求幸福,就越会掉入遭受痛苦的恶性循环。也就是说,你越是“只想要幸福”,那你就会越容易感到痛苦。”
关于“幸福”的悖论,ACT给出了这样的解释:首先,Hayes教授认为人生常苦,我们要认清现实,接纳“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
“几乎每年都有30%的成人新增为精神疾病患者。WHO统计,抑郁症是当前世界排名第四的花费高昂、致死致残率高的疾病,到2020年它将上升到世界第二。每过一个星期就有十分之一的成人饱受着临床抑郁的折磨,五分之一的人会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深受其苦,并染上毒品或酒精成瘾。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将在生命的某个阶段,认真地考虑过自杀,并花两周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个念头上挣扎。更可怕的是,十分之一的人真的会尝试自杀……”
上述数据一次次地提醒我们,幸福并不是人生常态。ACT认为我们如果直接以幸福为目标,实际上可能会更容易痛苦。因为,一旦我们固着于“人活着就是为了幸福”这样的信念,那么当我们的人生中出现不幸福的事情时,我们就更容易怨天尤人“为什么就我这么倒霉、不幸福?”“我这辈子做了什么错事,老天让我遇到这么多麻烦?”。
因此,为了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要摆脱上述消极情绪和负面想法。并且,我们应该有能力去控制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使他们感觉良好,而不是感觉痛苦。但如果我们竭尽全力地控制,仍然无法消除那些让我们痛苦的情绪或想法,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就会让我们本能地选择回避或者舍弃,那些让我们感觉痛苦的人或事,无论他们是否重要。然而,不幸的是,ACT的研究表明,正是因为这些对痛苦“控制”和“消除”的努力,才让我们的痛苦进一步放大,才让我们的心理僵化,一不小心就陷入了抑郁和焦虑。
人们梦寐以求地追求幸福,其实很少有人清楚它真实的含义。ACT认为“幸福”有两种不同地含义。第一种,幸福是指感觉良好,愉悦、快乐或满足的感觉。然而,正如在英文中幸福的词根为“偶然”或“碰巧”的意思,幸福感并不是一种永远存在的感觉。讽刺的是人们却试图紧紧把它抓住——尤其要避免所有的“不幸福”感。
幸福的另一种含义是“丰富、充实、有意义的生活”。当我们做内心觉得重要的事情,当我们朝着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方向前进时,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充实、有意义,我们就会强烈地体验到生命力地活跃与旺盛。这不是某些短暂地“感觉良好”——而是一种“全然活着”的丰富感受,这种感受包括伤心、害怕、愤怒等痛苦的一面,这是意料之中的。如果我们要过完整的人生,就要体验人类的所有情感。现实情况是,生命包含痛苦,你不能逃脱,这意味着我们都会以各种方式体验到负面的想法和消极的情绪。
ACT更推崇第二种幸福的含义。并且,当我们体验到负面的想法和消极的情绪,与传统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不同,ACT不攻击和矫正我们的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而是给这些想法和情绪一个空间,如其所是地接纳它们的存在,就像我们对待良好的幸福感一样平等地对待痛苦的不幸感。传统的CBT所坚持的治疗策略就是攻击你的否定性思维,最终化消极为积极。比如,当患者表达这样的想法:“我真的是个失败者”,CBT治疗师就会引导患者去质疑这个想法:你真的是个失败者吗?你难道从来都没有成功过吗?你人生中有没有哪些成就事件可以去反驳“你就是个失败者”这样负面的想法?
CBT的基本理念是通过矫正来访者的负面认知,来帮助其建立更为现实、更为积极的理念。而ACT认为,否定性思维在人的一生中总是会反复不断地出现;不要试图去挑战这些负面的想法,它会耗费我们巨大的精力。当人们竭力想控制自己不要出现负面思维的时候,就很难去考虑生命中真正的大事。ACT治疗师们开发了多种多样帮助人能全然地拥抱痛苦,而不是逃避痛苦的技术,让人体验到接纳痛苦,才是放下痛苦的正确方式。这是人类心理学上一个有力的变革模式,是认知行为疗法革命性的新发展。
打破幸福的神话,拥抱痛苦,与痛苦的魔鬼共舞,你会看到奇迹的发生。你会不再害怕痛苦,你允许它们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必然会经历的部分真实的存在着。然后,把你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把你的精力投入到实现价值方向的行动中,才是幸福人生的真谛。
ACT在中国:是西方传播到东方 or 东方孕育了西方?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 ACT属于语境行为科学取向,以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背景,以关系框架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RFT)为理论基础,通过正念、接纳、认知解离、以自我为背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等六大核心过程以及灵活多样的体验性治疗技术,帮助来访者增强心理灵活性,投入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专注研究和传播ACT十一年的中国教授祝卓宏发现,ACT的理论和实践技术中,融合了很多东方文化,特别是佛学、禅宗的概念:
佛学“四圣谛”是了解佛学的总纲,其中的“苦圣谛”强调人生有很多种类的痛苦,从生到死有三苦和八苦,最根本的是“行苦”。“行苦”的真正含义即是一切无常,不随主观意志而停留。ACT的理论也认为人类的痛苦状态是一种常态,谁也无法逃避,这与佛学的“苦谛”相一致。Hayes认为人类具有区别于动物的精神或心理痛苦,其主要根源是语言和认知的负性一面所致,Hayes在ACT专著引用三祖僧璨的《信心铭》中的名句“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将心用心,岂非大错。”强调语言带来的混乱和苦恼。
ACT研究者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使人类心理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于我们总是不自觉处于“心理僵化”的模式。而人类之所以,容易心理僵化,和我们特殊的技能“语言”密切相关。语言创造了人类,人类借助语言认识和改变世界,但是也很容易被语言的关系框架中僵化的规则所禁锢,陷入到“回避控制”、“认知融合”、“脱离现实”、“概念自我”、“缺乏价值”、“行动受限”六大心理病理模式,而最终导致心理僵化。这与佛学四圣谛的“集圣谛”认为人有八万四千烦恼,其中有六种根本烦恼,这六种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见”有很多相似之处。
ACT的解决之道强调接纳,这与《信心铭》中强调“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如出一辙。ACT强调接触当下增加对现实的接触和觉察与佛学中正念训练非常相似,都是以减少对过去记忆的沉湎和对未来想象的焦虑。另外,ACT强调的认知解离与正念中的对意念的觉察或“五停心、四念住”都是相同的心理过程。最为重要的是,ACT强调以观察的自我来消除对自我概念的迷恋,这一点与佛学中强调的“无我”也近似,观察的自我如同觉察的我,亦即佛性所在。观察的自我是以一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空相”状态存在。在这种觉察状态下,自然能够消除一切苦恼。ACT中的价值与承诺行动,与佛学八正道中的“正业”“正命”“正精进”有相似之处,均是强调在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的信念指导下选择正确的行为。另外,ACT强调以体验和隐喻的方式来引导来访者领悟ACT的原理,而不是用CBT的心理教育的语言指导,这与佛学中强调的证悟双修极为接近。
通过比较ACT与佛学的理论与技术,可以感受到两者之间存在诸多融合贯通之处,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多,毕竟ACT是基于大量实证研究和实验证明的心理治疗方法,而佛学是基于佛祖的顿悟及两千年来佛教弟子的修行和证悟不断发展起来的宗教。
在上一届在ACBS大会上,ACT创始人Hayes教授曾邀请祝卓宏教授作为ACT研究和实践的东方专家代表,一起展开大会专题讨论“西方连接东方 or 东方连接西方?——ACBS对东方文化传播的机遇和挑战”,这极大促进了ACT的中国本土化,便于在中国佛学文化熏染下建构出更适合中国文化语境的新方法,帮助更多中国人的身心健康因ACT而受益,建立“幸福中国”“美丽中国”而努力!近十年来, 中国在 ACT的研究、应用和推广等方面都得到较快发展。从2005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祝卓宏教授开始专注做ACT的应用和推广。覆盖对象包含了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公务员、孕产妇、老年人、抑郁焦虑患者、癌症患者、尿毒症患者、士官、自闭症患者及家长等。截止2017年5月,已发表文章20余篇。十几个省市举办过近百场培训及工作坊,近万名咨询师接受过培训及工作坊。国际语境行为科学协会中国分会(CACBS)于2017年4月上线(中科院教授全程解读语境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国际会议),包括丰富的ACT学习资源,旨在为ACT中国咨询师成长提供专业和持续的支持。其中包括:ACT创始人中英字幕教学视频;ACT国内研究论文和量表;国内ACT学员互动交流的平台;寻找并加入各省市ACT线下基地的平台等资源。国内专注推广ACT的订阅号:“接纳承诺疗法ACT”(微信号:jienachengnuo),截止2017年4月,已获万余人关注。(来源:中国健康网)